爱上阅读
爱上阅读
120个讨论,1个关注

崔为什么不救齐静春

已邀请:

后知后觉的

赞同来自:

崔不救齐静春的原因涉及到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背后的历史背景,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人物关系与背景
在小说《剑来》中,崔(崔瀺)和齐静春原本是师兄弟,都是儒家第四圣文圣的亲传弟子。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复杂。崔瀺作为文圣的首徒,其创造的事功学说导致了文圣与亚圣之间的“三四之争”。在这场争斗中,崔瀺最终叛出了文圣一脉,成为了宝瓶洲大骊皇朝的国师。
 
二、崔不救齐静春的原因
  1. 齐静春的大道已坏规矩
    • 齐静春追求的是三教合一的思想境界,这在当时以传统三教分立为秩序的世界里,显得太过惊世骇俗。这种对既有秩序的冲击,让各方势力都对他充满了警惕。
    • 齐静春的大道已然坏了三教一家的规矩,这使得任何人都无法将他从必死局中救出。崔瀺深知这一点,也了解齐静春不会放弃自己的大道。
  2. 崔瀺的谋划与理想
    • 崔瀺为了实现自己的惊天布局,甚至与齐静春上演了一场师兄弟相残的戏码。他出手想要断却齐静春的文脉,并在背后推波助澜加速了齐静春的死亡。
    • 尽管崔瀺并不愿葬送自己一手带大的师弟,但他只能做一系列的谋划,将师弟之死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最终,崔瀺借助齐静春的力量身十四境,与周密一战,顺利将蛮荒天下妖族赶出了浩然天下。可以说,崔瀺虽然没有直接救齐静春,但他的谋划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齐静春的理想。
  3. 齐静春的心境与选择
    • 齐静春对这个世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失望,在面对危机时,他或许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他没有向同门发出求救信号,在他的内心深处,这或许是他自己选择的一条道路,一条以牺牲自己来成全某些信念的道路。

三、历史原型的影响
崔瀺和齐静春在小说中的形象也深受历史原型的影响。崔瀺的原型被认为是秦朝丞相李斯,而齐静春的原型则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他是苏东坡,也有人认为他是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韩非子。这些历史原型的特点和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人物的形象和命运。
综上所述,崔不救齐静春的原因主要是齐静春的大道已坏三教一家的规矩,无法将他从必死局中救出。同时,崔瀺也有自己的谋划和理想,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师弟之死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齐静春自身的心境和选择,也注定了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