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or
爱上阅读

爱上阅读

1045个讨论,1个关注

《穿堂惊掠琵琶声》by 高台树色那页剪报,藏着最沉的想念吧?

日期:2025-11-15 13:41
《穿堂惊掠琵琶声》by 高台树色讲了这样一个沉稳内敛、爱剪报写毛笔字的国防工程师和经历过医闹创伤却仍赤诚坦荡的外科医生在现代都市里相遇相爱的故事。孟新堂一开始正赶上项目出问题,还跟领导吵了架,在家休假时去朋友魏启明新开的茶馆散心,结果被穿堂而过的琵琶声勾了神,掀开门帘就看见了弹琵琶的沈识檐。
 
孟新堂看着挺老干部的,有剪报的习惯,写一手好字,连给沈识檐写婚礼请柬都要先练两张稿纸。沈识檐呢,父亲当年为了保护别人死在医闹刀下,他自己去地震灾区救援时也见过太多生死,可还是咬着牙要当医生,他说医生是修补生命的,没生命担得起 “对不起” 三个字。这本小说里两人的羁绊其实早就有伏笔,沈识檐高中时在图书角留的书里,有孟新堂早年写的字,孟新堂的剪报本里,还有沈识檐在地震灾区救人的新闻照片。
 
孟新堂后来借着帮妹妹挑琵琶的由头找沈识檐,慢慢熟了起来。沈识檐肩膀旧伤复发,孟新堂就寻了方子帮他贴药按摩;孟新堂工作不顺心,沈识檐就邀他来家里喝酒。有次医院闹医闹,孟新堂去送药时正好撞上,伸手拦的时候伤了胳膊,后来两人在桥上散步,沈识檐说起自己坚持当医生的缘由,问孟新堂这样合理吗,孟新堂只说 “合理”。就这两个字,比什么都重。还有次沈识檐遇到个棘手的病人,家属藏药导致必须手术,风险极大,可病人家属一跪下来求他,他还是答应了,明明自己最清楚医患关系的沉重。
 
最让我停住翻页的是小说里那段关于剪报本的描写。沈识檐翻孟新堂的剪报本,翻到书签处发现原本空白的页面上多了日期,画着一支茎两朵花,还有三行字:“想买束花给你,可路口的花店没开,我又实在想念”。没有华丽的词藻,可就这三句话,比任何告白都实在。孟新堂那样不善言辞的人,把想念藏在每日的剪报里,藏在笨拙的画和短句里,连送礼物都带着自己的印记 —— 第一次送沈识檐的是带着硝烟味的沙,那是他工作的痕迹,后来沈识檐回赠了满满一院子的四季花草。
 
魏启明的茶馆倒是一直开着,成了两人相遇的见证,还有沈识檐院子里的花,从始至终都开得热闹。孟新堂后来主动跟沈识檐坦诚了自己的工作性质、家庭情况,把所有问题摆出来让他选,沈识檐只笑着说了个 “好”。他们第一次接吻时眼镜还轻轻碰了一下,孟新堂说要用一胸爱意换同看一院四季,沈识檐就真的把四季的花束用银丝带缠好送给他。
 
《穿堂惊掠琵琶声》by 高台树色已经完结了,结局里两人在一起了,守着一院子的花草,过着平淡的日子。孟新堂依旧剪报写字,沈识檐照常去医院上班,偶尔在院子里弹弹琵琶。魏启明的茶馆应该还像以前那样,有老胡同的戏声飘进来,只是孟新堂再去,身边多了个会和他一起听曲的人。关于那些早年的伏笔,比如两人少年时未曾谋面的交集,不知道番外会不会写得更细些。
 
沈识檐有个习惯性的动作,弹完琵琶后会轻轻拨一下最后一根弦,指尖顿两秒再收回。刚认识孟新堂的时候,他做这个动作时眼神是飘着的,带着点疏离,后来在院子里弹完琵琶,做同样动作时,会转头看向正在浇花的孟新堂,指尖的停顿也变得轻快。还有孟新堂的剪报本,以前里面大多是新闻和技术资料,后来每几页就会夹进一片干花,有海棠,有桂花,都是沈识檐院子里种的,连剪报旁边的批注都多了些生活气,不再全是工作相关的笔记。
 
这本小说里没有狗血误会,就只是两个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撑着往前走。结局里他们没说结婚,就是守着彼此和一院花草过日子。只是孟新堂剪报本里那些没写完的批注,后续会不会补全?还有沈识檐院子里新种的那株海棠,能不能等到花开?《穿堂惊掠琵琶声》by 高台树色的故事停在最温柔的地方,可总觉得那些没说尽的日常,能凑出第二季的细水长流。
0
2025-11-15 13:41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