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里虞二拜师那段,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喘不过气
日期:2025-11-26 08:02
师父在堂前点着旱烟的样子,我总也忘不掉。
《蚍蜉》讲了这样一个大胤朝覆灭之际,王府伎女生的庶女虞佳晴从深宫人质变成镜门杀手的故事。她六岁就替嫡姐入宫,母亲是乐籍,在王府连正经名分都没有,她们母女俩活得像透明人。刚入宫时,宫女私下骂她是 “下贱胚子爬床生的”,她听见了也不吵,就装病折腾那些人,透着股不肯受委屈的韧劲。
她在宫里认识了戏班子的林渡,那人背着琴走在廊下哼乡音,小宫女路过都要红着脸回头。林渡教她唱戏的板眼,说她能成角儿,那段日子大概是她最轻松的时候。后来洋人打进来,太后要把她嫁给皇帝,送亲的万工轿富丽堂皇,却要中途封死轿门,她坐在里面觉得天要塌下来。林渡带着戏班子的人救了她,用钗子撬开她脚腕的枷锁,那是她第一次知道镜门 —— 一群藏在三教九流里的杀手,以人为镜,杀人红尘中。
进了戏班子后,她想上台唱戏,师父却死活不许,说戏子是下九流,怕辱没了王爷的血脉。可她不觉得,她觉得唱戏唱的是英雄忠肝义胆。师姐要去陪油腻的秃头换出路,她就偷偷替师姐登台,台下有人递银钱让她去见 “斯文爷”,她把钱塞回去,说自己才十五岁见不了生人。她去找林渡,说想加入他们做的事,结果林渡为了替她求情挨了皮鞭。
最让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的,是她拜师镜门那段。师父熬到三更天,抽了半袋旱烟,终于叫她去堂前拜喜神。师父说的话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这一行有一个规矩,一旦登台开嗓,不唱完就不能下台。你一旦入了这行,就没有退路了。” 她改名叫虞二,成了戏台上的 “小鱼儿”,报纸说她台上模样像灵巧的鱼儿。这段描写太细了,连师父后来偷偷去寺庙上香捐香油钱都写了,林渡说师父是惶恐把王爷的孩子拉进了泥沟。可虞二不这么想,她觉得唱戏不是泥沟,那些唱词里的风骨是真的。看这段的时候我特意停下来,想不通师父到底是疼她还是在害她,明明自己恨洋人恨得睡不着,却怕她沾染上杀手的活计。
她加入镜门后,和焰儿师姐负责台上演,林渡在另一拨做暗杀。师父从不提自己的事,直到后来才知道他女儿死在洋人医院,连尸体都没要回来,所以才一门心思和洋人作对。有次虞二问林渡当年为什么进宫唱戏,林渡说几年前就打算救王爷在宫里的女儿,让王爷能放开手脚打仗,只是后来发现她对王爷根本无关紧要。这句话真的让我愣住了,她前半生好像都在被 “王爷的大义” 推着走,入宫是为了这个,被救也是为了这个,连自己的意愿都没被问过。
这本小说完结的时候,我特意翻了结局。结局里虞二还在唱戏,只是不再只弹琴,台上唱的依旧是英雄豪杰。林渡还活着,和她一起留在了戏班子里。师父没说去哪了,只提到他最后一次和虞二见面时,塞给她一把新的桐木琴,和当年王爷给她买的那把很像。洋人后来被打退了,社会总算安稳了些,镜门的人也散了不少,师兄师姐各自奔了前程。花卷在小说里没写虞二和林渡后来怎么样,只说他们还一起打理戏班子的事。
有时候我会想,她后来会不会再想起六岁那年,王爷抱着她去买琴,胡茬扎得她额头发痒的样子。那是她唯一一次感受到父爱,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父母,王府最后满门抄斩的消息还是林渡告诉她的。她在宫里装病折腾宫女的机灵,偷偷替师姐登台的倔强,拜师时没丝毫犹豫的眼神,好像都藏在那些唱词里。
还是忘不掉师父点着旱烟的样子,烟圈飘在堂前的喜神像前,他说没有退路的时候,声音里到底是无奈还是决绝?
《蚍蜉》讲了这样一个大胤朝覆灭之际,王府伎女生的庶女虞佳晴从深宫人质变成镜门杀手的故事。她六岁就替嫡姐入宫,母亲是乐籍,在王府连正经名分都没有,她们母女俩活得像透明人。刚入宫时,宫女私下骂她是 “下贱胚子爬床生的”,她听见了也不吵,就装病折腾那些人,透着股不肯受委屈的韧劲。
她在宫里认识了戏班子的林渡,那人背着琴走在廊下哼乡音,小宫女路过都要红着脸回头。林渡教她唱戏的板眼,说她能成角儿,那段日子大概是她最轻松的时候。后来洋人打进来,太后要把她嫁给皇帝,送亲的万工轿富丽堂皇,却要中途封死轿门,她坐在里面觉得天要塌下来。林渡带着戏班子的人救了她,用钗子撬开她脚腕的枷锁,那是她第一次知道镜门 —— 一群藏在三教九流里的杀手,以人为镜,杀人红尘中。
进了戏班子后,她想上台唱戏,师父却死活不许,说戏子是下九流,怕辱没了王爷的血脉。可她不觉得,她觉得唱戏唱的是英雄忠肝义胆。师姐要去陪油腻的秃头换出路,她就偷偷替师姐登台,台下有人递银钱让她去见 “斯文爷”,她把钱塞回去,说自己才十五岁见不了生人。她去找林渡,说想加入他们做的事,结果林渡为了替她求情挨了皮鞭。
最让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的,是她拜师镜门那段。师父熬到三更天,抽了半袋旱烟,终于叫她去堂前拜喜神。师父说的话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这一行有一个规矩,一旦登台开嗓,不唱完就不能下台。你一旦入了这行,就没有退路了。” 她改名叫虞二,成了戏台上的 “小鱼儿”,报纸说她台上模样像灵巧的鱼儿。这段描写太细了,连师父后来偷偷去寺庙上香捐香油钱都写了,林渡说师父是惶恐把王爷的孩子拉进了泥沟。可虞二不这么想,她觉得唱戏不是泥沟,那些唱词里的风骨是真的。看这段的时候我特意停下来,想不通师父到底是疼她还是在害她,明明自己恨洋人恨得睡不着,却怕她沾染上杀手的活计。
她加入镜门后,和焰儿师姐负责台上演,林渡在另一拨做暗杀。师父从不提自己的事,直到后来才知道他女儿死在洋人医院,连尸体都没要回来,所以才一门心思和洋人作对。有次虞二问林渡当年为什么进宫唱戏,林渡说几年前就打算救王爷在宫里的女儿,让王爷能放开手脚打仗,只是后来发现她对王爷根本无关紧要。这句话真的让我愣住了,她前半生好像都在被 “王爷的大义” 推着走,入宫是为了这个,被救也是为了这个,连自己的意愿都没被问过。
这本小说完结的时候,我特意翻了结局。结局里虞二还在唱戏,只是不再只弹琴,台上唱的依旧是英雄豪杰。林渡还活着,和她一起留在了戏班子里。师父没说去哪了,只提到他最后一次和虞二见面时,塞给她一把新的桐木琴,和当年王爷给她买的那把很像。洋人后来被打退了,社会总算安稳了些,镜门的人也散了不少,师兄师姐各自奔了前程。花卷在小说里没写虞二和林渡后来怎么样,只说他们还一起打理戏班子的事。
有时候我会想,她后来会不会再想起六岁那年,王爷抱着她去买琴,胡茬扎得她额头发痒的样子。那是她唯一一次感受到父爱,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父母,王府最后满门抄斩的消息还是林渡告诉她的。她在宫里装病折腾宫女的机灵,偷偷替师姐登台的倔强,拜师时没丝毫犹豫的眼神,好像都藏在那些唱词里。
还是忘不掉师父点着旱烟的样子,烟圈飘在堂前的喜神像前,他说没有退路的时候,声音里到底是无奈还是决绝?